歷史語言研究所


http://www2.ihp.sinica.edu.tw/

工程、物理、史語、化學研究所遷至昆明

工程研究所遷至昆明小西門外大觀樓外李姓新建住宅,並以石橋舖為臨時試驗場。
物理研究所遷至昆明圓通街。
史語所西遷昆明,租城東拓東路663號為辦事處,6月退租,另租靛花巷3號部分樓房。
化學所遷往昆明靈光街。

詳細內容

史語所躲避日機空襲,遷昆明龍泉鎮

1938年10月,史語所躲避日機空襲,遷昆明龍泉鎮。
圖為龍頭村寶臺山觀音殿為善本書室。

(照片提供:歷史語言研究所)

詳細內容

史語所躲避日機空襲,遷昆明龍泉鎮

1938年10月,史語所躲避日機空襲,遷昆明龍泉鎮。
圖為史語所善本書室內的閱覽處。

(照片提供:歷史語言研究所)

詳細內容

史語所躲避日機空襲,遷昆明龍泉鎮

昆明龍泉鎮瓦窯村普慧庵為史語所體質人類學工作室。圖為標本室。

(照片提供:歷史語言研究所)

詳細內容

史語所躲避日機空襲,遷昆明龍泉鎮

瓦窯村普慧庵為史語所體質人類學工作室。圖為暗房,設置於龍頭屋塢,原是廚房。

(照片提供:歷史語言研究所)

詳細內容

史語所遷入四川南溪縣李莊

歷經多次遷徙,史語所終於定居在四川李莊定居,也開始進行研究工作,因輾轉遷移遲遲無法開箱的珍貴書籍也在田邊上普通書庫供人研究閱讀。
(照片提供:歷史語言研究所)

詳細內容

中研院13週年紀念展覽會

李莊當地居民誤認史語所同仁都是吃人肉的,為了弭平謠言,特在1941年6月9日舉辦中研院13週年紀念展覽會,藉此讓地方人士瞭解史語所的工作。
(照片提供:歷史語言研究所)

詳細內容

留別李莊栗峰碑銘

抗戰勝利後,史語所於1946年10月搬離李莊時,在牌坊頭前立下「留別李莊栗峰碑銘」,額題「山高水長」四字,碑文中表達史語所對李莊的感念,並留下全所同仁姓名。
(照片提供:歷史語言研究所)

詳細內容

總辦事處、社會、地質、氣象、天文、史語所遷回南京

總辦事處、社會、地質、氣象、天文、史語所遷回南京。圖為1945年,中研院負責接收人員與日方人員合影。左起:谷田瀧康(日人)、趙子銘(地質所)、王家楫、高玉華(總務處)、石璋如(史語所)。

詳細內容

史語所租賃桃園楊梅車站倉庫與民房為臨時所址

史語所遷台初期,在楊梅火車站租賃的倉庫,質樸中略顯陳舊,在大門右邊掛有「國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辦公室」的招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