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裝置


學術活動中心前公共藝術裝置

學術活動中心噴水池前的公共藝術品—朱銘的「人間」。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二樓大廳「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設於館內入口大廳牆面之作品 《寰宇的信息》,藝術家麻生秀穗發想起源以藏書豐富的瑯嬛福地為旅程起點,闡述出人類的智慧本源。以灰銀鋁板蝕刻及玻璃、大理石馬賽克交錯鑲嵌方式,描繪出自然、遠古與資訊時代中,由人、事、物相互交會而綿密擴展的網絡符號與神秘圖騰。在看似渾沌的交集裡,看見萬物間微妙的因緣際會。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二樓「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景山健作品《融雪》 以純白大理石刻劃出積雪緩慢融化的片刻,藉由作品來凝視時間流逝的契機。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二樓「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尤瑪.達陸的作品《羽翼.德濔嫩》放置於北棟二樓,此編織作品由苗栗縣泰安鄉泰雅族婦女運用強韌的苧麻編織出瑰麗的文化。在泰雅族語中,德濔嫩代表著編織的意涵,冀望化為遨翔天際之羽翼,實踐美夢。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二樓「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位於南棟二樓的《融雪》作品, 以純白大理石刻劃出積雪緩慢融化的片刻,藉由作品來凝視時間流逝的契機。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二樓「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位於南棟二樓的《融雪》作品,用白色紋石,製作出如同雪堆一般,得以回顧時間流逝的契機。以此作品表達,總是存在於微不足道的細微處中的雪堆,卻與世上萬物有著息息相關的因緣。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二樓壁面「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 林舜龍的作品《黑潮.拉莫灣》 放置於南棟二樓。Lamungan (拉莫灣),是布農族人呼喊臺灣的名字,作品運用塊狀與流線、時間與空間、詩作與圖騰、靜與動的融合,形塑出時間的流動和這塊土地、人群所累積的樣貌,突顯出人們在這時光潮流中,所創造出的文化和精神價值。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二樓壁面「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  林舜龍的作品《黑潮˙拉莫灣》 ,鋼板上嵌入 臺灣原住民部落尋訪紀實影片,將布農族詩人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詩作〈回祖靈地的路就只有一條〉(Maz a kausia Lamungan a daan hai ka tasa)刻在鋼板內,表現出當人面對生命歷程(過去、現在、未來)時,如何定位人的價值延伸生命的意義。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二樓壁面「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  林舜龍的作品《黑潮˙拉莫灣》 ,鋼板上嵌入 臺灣原住民部落尋訪紀實影片。

詳細內容

人文社會科學館南棟館外「漫步於歷史之後」 公共藝術裝置

人文社會科學館館內外公共藝術裝置於2009年完工。麻生秀穗作品《時光的斷章》設置於南棟館外,民眾可以從圖書館裡遠眺著遍佈於緩傾面廣場上的造型巨石。環視著猶如歷史遺跡所設置的巨石群,如同散步於異次元空間一般,從平常的時間束縛中獲得解放,想必也釋放了日積月累的過去,並情不自禁的思索著自己的所處座標吧。藉此成為拓展與他人溝通的場合。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