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大門變遷

本院大門位置在1954-2014年間凡經三變。

    遷臺之初,由於大環境惡劣,數學所暫棲於臺灣大學一間教室內,史語所則租賃楊梅火車站的倉庫和附近民屋,放置辛苦運抵臺灣的珍貴文物和儀器,研究工作幾乎陷於停頓。總辦事處無處棲身,只能全擠在傅斯年幫忙租賃、位於和平東路的一棟日式平房中。代理院長朱家驊為重建一事多方奔走,至1953年初始獲行政院長陳誠同意撥款180萬元,作為重建經費。復經多次探勘,終於決定以南港近山地區為院區重建新址。

    當時預定之院區皆為農地,惟限於經費,僅能購置其中一小部份、約三甲多的土地。取得土地後,隨即著手興建倉庫工作室及同仁宿舍。1954年夏,首批建築落成,當時大門即設於今日經濟所與民族所之間的出入口,其寬度約可供兩輛車通行,大門兩旁則以圍牆區隔院內與院外。1956年,本院陸續收購院區附近346畝地,政府另撥給45畝山地。

    其後,近史所、生物館、數理館、學人住宅、經濟所等陸續增建,院區漸次擴大。1970年代,院方將大門往前移至今日數理大道前方出入口。大道兩旁聳立的大王椰子,彷彿盡忠職守的侍衛,迎接由四面八方遠道而來的嘉賓。

    1990年代,中研院的大門再度調整,改設於生命大道前端今日正門之位置。其造型跳脫傳統的制式大門,改採開放式設計,以清水模構成之弧形牆面為底,襯托亮藍色的招牌,簡單樸素,卻清楚象徵中研院走入社會和國際化之意向。2012年大門原址更新,傳承開放式設計之原則,於左右兩側分別豎立寬厚的牆面和高聳的立柱,鑲掛金色招牌,映襯其下充滿陽光和綠意的草坪,不僅醒目,亦美觀大方,展現中研院遷臺以來之蛻變。

相關物件